对于在青春时期的恋爱,人们将其笼统地称为早恋,这是因为青春期的孩子虽然萌发对异性懵懂的好感,也对异性充满强烈的好奇心,但是他们并不真正懂得爱情。
早恋,顾名思义就是过早地谈恋爱,从“早恋”这个名称上,也可以看出父母对于早恋的态度。
然而,当父母们视早恋如同洪水猛兽的时候,青少年并不认为自己是在早恋。
就当下来说,早恋已经成为了一个很难回避的话题,青少年群体中,早恋占比一点都不少。
中国式父母,一听早恋就如临大敌,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,其实,初高中每个班或多或少都有那么几个早恋的人。
如何理解早恋行为?
孩子出现早恋,是“心理断乳”过程完成的体现,宣告孩子彻底地离开父母,人格完全地独立。
尽管他们依然是脆弱的,但是,他们必须如此才能长大。早恋的实质是:这只是一次爱情的演习,一般是无果的花,一般会以失恋或者分手而宣告终结。
仔细想想,其实孩子早恋一场,也是成长的必由之路。家长们不宜大肆渲染早恋危害,以免孩子好奇而去关注。尽量把早恋看成自然现象,让孩子不戒备咱们,不回避家长。
几乎每个少年都会有早恋的倾向或者经历吧,因为早恋是给少年一个成年肯定的元素,甚至是自信的源头之一。
爱情挡不住,我们自己就是这么成长起来的,但是大多数青少年都会很快熄灭这团篝火。
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好奇,互相吸引,这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是正常现象。
父母不用过早给孩子贴上早恋的标签。有时候,青春期的性唤起和早恋不一定是一回事,更多的是好奇和好感罢了。
面对早恋,家长无须过度紧张
不少父母都想要好好处理孩子的早恋问题,又苦于无处下手。太过分的处理,怕过犹不及,伤了孩子的心,可是不过分,又怕孩子听不进去劝。
那么,咱们做父母的到底应该怎么处理孩子的早恋问题呢?八个字:注重原则,冷静处理。
其实早恋问题的解决,关键还是在于孩子自身。如果孩子自身想要谈恋爱,不管什么样的条件,孩子都能谈恋爱。
如果孩子自身想要学习,不管什么样的条件都能学习。家长老师在处理孩子早恋问题的时候,遵循以下几个原则,反而会好办得多。
1、温和,不要对孩子过分严厉
有些家长发现孩子早恋之后,暴跳如雷,将孩子暴打一顿。以为这样就能熄灭孩子内心的小火苗,殊不知,可能会适得其反。
家长过分严厉,反而会让早恋的孩子互相抱团,互相抵制家长的干扰。
聪明家长在处理孩子早恋问题的时候,是温和的。温和的劝说,才能够说进孩子的心里,严厉的劝说,只会吓着孩子,让孩子以后更加谨慎,不被家长和老师发现。
家长应该对孩子持支持的态度,相信孩子的选择,但是对于早恋是反对的态度,对于孩子的个人能力是信任的。
但是对于孩子早恋的做法是否决的,既表现出支持孩子的一面,又表现出否决早恋的一面,用温和的语言说服孩子,而不是强迫强硬的解决。
2、告诉孩子,早恋的危害在哪里
很多家长在否决孩子早恋的时候,都没有告诉孩子危害在哪里。要么就是说怕担心学习,其实很多孩子心里都认为,早恋并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。
这时候,家长可以告诉自己的孩子,早恋很难开花结果,与其早恋还不如当下分开,奔向各自美好的未来,争取在以后还能在一起。
其实要是真的谈恋爱,还是应该等两个人进入社会心智成熟的时候,校园的恋爱很难有结果,大学稍微好一些,可是初中高中的恋爱能有多少结果呢?
总结:作为父母,千万要摆正对待早恋的态度,不要把早恋视为洪水猛兽,更不要在无形之中成为早恋的推手。
为人父母,咱们要相信孩子有一定的自控能力,本着尊重孩子的态度,给他们更多的空间,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。
通常情况下,早恋都是一方爱慕另一方的身材容貌、品质才华等,随着不断的成长,青少年的内心趋于成熟,双方对于爱情的期望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,很有可能就会改变初心。
早恋都是县花一现的感情,父母只要起到监管的作用即可,不要过度干涉。